当前位置: 首页>>要闻>>各镇动态

聚“微光”成“暖阳”——城关镇志愿服务点亮民生温度

来源:城关镇 作者:屈丹 发布时间:2025-09-28 17∶00
字体:【 打印

高台县城关镇始终将“一老一小一困”群体的需求放在心头、抓在实处,以“暖心服务”行动为抓手,把民生实事办进群众心坎里,无论是安享晚年的老人、茁壮成长的孩子,亦或是面临困境的街坊邻里,都能在日常点滴中感受到日子里的温暖与踏实。

聚焦特殊群体,暖心服务“送上门”

“张奶奶,今天的饭菜给您带来了,还有您要的降压药!”每到饭点,城关镇社区网格员小李总会提着沉甸甸的餐盒,准时出现在独居老人张奶奶家中。“多亏了你啊孩子,我这腿脚不利索,买饭买药都费劲。”张奶奶拉着小李的手不住道谢。在城关镇,像张奶奶这样的独居老人、父母无暇照料的“留守孩童”、因病致贫的困难家庭,都是“暖心服务”始终放在心头的重点对象。

为让帮扶服务精准对接需求、直抵人心,城关镇首先在“细”字上下足功夫,逐户走访、逐项核实,为每一位需要帮扶的特殊群体建立起“专属台账”,从老人的用药禁忌、饮食偏好,到孩子的看护时段、学习需求,再到困难家庭的具体困境与帮扶诉求,均详细记录在册,并实时更新帮扶进展,确保服务“不缺位、不错位”。同时,该镇将就餐、看护、代办等便民服务主动“送上门”,让特殊群体曾经犯愁的就餐难、看护难、办事难,在这样的精准服务中被逐一破解,日子里的“烦心事”渐渐变成了“舒心事”。

漫步城关镇的各个社区,各类服务阵地更是成为传递温暖的“固定港湾”:“流动党员驿站”为漂泊在外的党员搭建起“临时之家”,让组织关怀随时可及;“暖新驿站”“工会驿站”里,热水、微波炉、充电器等设施一应俱全,快递小哥、环卫工人奔波间隙能进来喝水、取暖、歇脚充电,驱散一身疲惫;社区“爱心托管课堂”更是充满欢声笑语,放学后无人接送的孩子,在志愿者的耐心辅导下做手工、玩游戏,不仅解决了家长的“后顾之忧”,更让孩子感受到陪伴的温暖。

这些服务阵地的每一处功能设置、每一项服务内容,都是社区工作人员根据群众反馈的需求“量身打造”。无论是需要关怀的青少年、寻求归属感的流动党员,还是坚守一线的户外劳动者,都能在这里找到适合自己的便利服务,在细微之处感受家一般的温馨与暖意。

破解民生难题,实事清单“变满意”

“小区门口的路灯亮了,晚上出门再也不用摸黑了!”家住城关镇的王先生站在楼下,望着新安装的路灯透出温暖的光,脸上满是藏不住的笑意。这盏路灯,不仅照亮了居民夜间出行的路,更照见了城关镇为民办实事的初心。

在城关镇,“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从不是挂在嘴边的口号,而是贯穿工作始终的行动指南。该镇常态化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网格员日常走街串巷时,总会把居民念叨的“绿化缺株补苗”“路灯不亮”“暖气不热”“楼院没有充电桩”这些诉求一一登记。收集上来的民生问题,会被分类梳理成《民生实事项目清单》,每一项都明确由镇领导牵头挂帅,联合辖区内的机关单位、物业公司、共建企业协同发力。如今,翻开这份清单,“已办结”的红勾越来越多,居民的笑脸也越来越甜。

不光是民生实事办得扎实,邻里间的矛盾纠纷也总能被及时化解。面对家长里短的摩擦、生活中的烦心事,该镇深入运用 “四级七天”调解法,以“网格员现场初调、社区调委会接力跟进、镇综治办联合攻坚、镇党委、镇政府统筹协调”的层级衔接机制,环环相扣压实责任,确保在七天内理顺矛盾症结、高效解决群众诉求,让邻里关系更和睦、基层治理更有力。

社区的睦邻调解队更是发挥了“熟人熟情”的大作用。队里的大爷大妈们都是街坊邻居,熟悉每家的情况,碰到谁家因噪音、停车起了争执,他们一上门,几句暖心话、一番公道理,就能把剑拔弩张的气氛缓和下来。不少刚冒头的小矛盾、小纠纷,还没等升级,就被他们成功化解在楼栋里、单元间。居民协商议事平台也成了化解难题的“好帮手”。每月固定日子,大家搬着小板凳围坐在一起,小区物业费怎么调整、公共区域怎么规划…… 不管是大事小情,都摆到台面上一起商量。你一言我一语,既能听进不同意见,又能找到大家都认可的办法,真正实现了“自己的问题自己议、自己的难题自己解”。400余起已排查化解的各类矛盾纠纷与风险隐患让群众的顺心事儿越来越多,社区氛围也愈发和谐。 这份和谐与安宁,正是城关镇把民生小事办实、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的生动写照,也让每个居民都能在安稳日子里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幸福。

创新志愿服务,微光聚成“文明潮”

“剪头发、量血压,还帮我把屋子收拾得整整齐齐,志愿者来了之后,家里敞亮了,我心里也舒服多了!”居民刘大哥坐在焕然一新的家中,提起刚结束的志愿服务,语气里满是感激。为给群众送去更多温暖,城关镇发起“微光”行动,网格员挨家挨户走访,摸清困难群体需求;党员带头报名,组建志愿服务先锋队;还主动对接本地超市、理发店、药店等商户,邀请他们加入爱心队伍。就这样,分散在城镇各个角落的爱心力量被一一串联,拧成一股绳,慢慢打造出一支人员不断增多、服务愈发贴心的志愿服务队伍。从最初的几人小队,到如今涵盖理发、维修、陪护、代购等多个领域的志愿团队,点点“微光”汇聚成守护民生的“暖阳”,照亮了特殊群体的生活。

每月最后一周的“周五志愿服务日”,早已成为城关镇居民心中的“暖心约定”。到了这天,志愿者们早早集合,按片区分组,带着扫帚、血压仪、工具箱等物资,满怀热情地投入服务:小区里,他们弯腰清扫路面落叶,伸手清运楼道杂物,连墙角的灰尘都不放过,让居住环境焕然一新;居民家中,他们仔细检查燃气阀门是否拧紧、电线是否老化,遇到行动不便的老人,还会帮忙换桶装水、整理药箱,反复叮嘱 “有事儿随时给我们打电话”。辖区商户、居民也纷纷伸出援手理发店师傅带着工具加入“义剪”队伍,退休教师主动在社区托管班帮带孩子,就连放学的小学生,也会跟着家长一起捡拾路边垃圾。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让志愿服务的触角延伸到更多有需要的角落。越来越多的人从 “受助者” 变成 “助人者”,用自己的小小善举,续写着 “微光聚暖阳”的动人故事,让温暖在这座小镇生生不息。

从聚焦特殊群体、把服务送到家门口的精准帮扶,到直面民生难题、以清单化管理逐项破解的务实行动,再到激活志愿服务、让点点微光汇聚成文明暖流的生动实践,高台县城关镇用“暖心服务”串联起民生福祉,把“一老一小一困” 群体的期盼牢牢记在心里。未来,城关镇将继续延续这份民生温度,持续织密民生保障网,让每一位居民都能切实享受到便捷舒心的生活,在奔向幸福生活的征程上收获稳稳的踏实与温暖,走出属于城关镇的温暖篇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